English

高校有一群“流浪学子”

1999-12-09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近日,北京大学请《知本家风暴》一书的作者讲座,记者发现,听众中至少有10人不是大学生。这群没有大学生“资格”,自我选定主攻方向后在高校听课的人被人们称为“流浪学子”。

“流浪学子”陈民连续几次高考落榜后,悄悄走进了北大。由于任课老师很少核查听课者身份,陈民听课很顺利。现在,陈民在一家公司做兼职,收入基本上能满足求学所需花销。而一心想学信息工程专业的“流浪学子”马哲,两个月内搞清了哪些高校开设与信息工程有关的课,哪些教授执该研究领域之牛耳。他每天骑车在学校间穿行,把自己的课安排得非常紧。

在高校课堂上,任课老师不可能认识所有学生。一些公共课动辄百余人一起听,所以“流浪学子”能旁听。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人感动又使人无奈。北大有个铁杆“流浪学子”扎进燕园已有些年头了。为保证师生正常的教学秩序,学校几次将其遣送回家,然而过不了几天,他总如期归来。他说,不在高校学习几年,是人生的一大遗憾。对此有关部门说,“堵”不如“疏”。目前,一些高校建立了听课证制度,“流浪学子”可申请旁听。北大、人大规定每门课收费300元,通过考试后学校承认成绩。如果这一措施正式推行,“流浪学子”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听课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